PCB在外形加工时因工程规划问题导致板边毛刺严峻,需人工修补,导致出产功率低,且修补后呈现外观不良、尺度不良等问题。本文从PCB工程规划动身,汇总了其在外形加工时遇到的难点问题,对板边毛刺、尺度很难确保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实验和剖析,得出最佳的加工办法,为PCB外形加工的有关人员供给一些思路及解决方案。
V-CUT衔接方法因其在分板时的简便性被大范围的应用于PCB规划中。应客户真实的需求,部分规划中V-cut线易与成型线重合。当成型后,V-CUT处100%毛刺,此毛刺直接影响产品外观不良,需选用人工修补的方法来进行处理,人工修补难度大且耗时,导致产品出产周期严峻被拉长。如图1所示。
PCB进行V-cut加工后的的剖面作用如图2所示,当出产文件中的外形线与V-cut线堆叠时,即外形线为图示虚线方位,PCB进行V-cut加工时因刀具视点原因此存在斜槽,铣刀在走刀过程中无法彻底掩盖斜槽区域,导致该方位未铣净,从而发生区域毛刺。
参照我司的制造经历,咱们从添加预钻孔、调整铣刀补偿、内缩外形线等方面打开深入研究与实验,详细实验方案如下:
加工过程中将铣刀补偿改小:实验板在V-CUT加工完成后进行外形制造,加工前对铣刀补偿进行更改,原刀径1.6mm铣刀补偿1.52mm,加工数据见下表。
2、实验成果:更改铣刀补偿后加工,全体尺度偏下限,V-cut线与外形线%毛刺,但毛刺状况较更改前有改进。详细现象如图3所示.
在两线重合方位添加预钻孔,外形后因预钻孔坐落毛刺始末处。V-CUT及外形制造后,发生区域毛刺因两头不受力而得不到支撑,导致其主动掉落,预钻孔规划之什物板作用如图4。外形加工数据见下表。
2024中国国际音频工业大会 ∣ “可靠性出产力”加快视听工业智能化晋级